“精准滴灌”育强1772名嘎查村后备人才
7月29日,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东白音胡硕嘎查的大棚里,阳光透过薄膜洒在绿油油的菜苗上。嘎查委员会委员董永强蹲在地头,声音洪亮地向围拢的村民讲解:“这茬叶子边缘有点卷,得注意通风控温了!”他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,笑声爽朗,“大学一毕业我就回了村,是党组织把
7月29日,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东白音胡硕嘎查的大棚里,阳光透过薄膜洒在绿油油的菜苗上。嘎查委员会委员董永强蹲在地头,声音洪亮地向围拢的村民讲解:“这茬叶子边缘有点卷,得注意通风控温了!”他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,笑声爽朗,“大学一毕业我就回了村,是党组织把
2015年,一篇探讨中国农业未来挑战的文章《未来谁来种地》,深深叩击了一位大学校园里有志青年的心,一颗“回乡种地”的种子悄然埋下。如今,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,这位名叫董永强的90后党员,已成为乡亲们交口称赞的“田秀才”。告别都市霓虹,扎根乡土沃野